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创资讯 》 人物

工艺美术大师黄黎祥:木雕为质记录海南

来源:海南日报 2017-08-21 10:41:00查看:1461

黄黎祥

日前,2017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在广州火热进行。来自湖北、河南、四川、安徽、广东、海南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件民间工艺精品角逐“山花奖”,共有15件作品入围。

一套极具海南风情的木雕作品《黎族五方言(五件套)》成功入围,实现了海南参评“山花奖”零的突破,而该作品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工艺美术大师黄黎祥之手。

关注民间艺术的不会陌生,黄黎祥的作品《黎族五方言(五件套)》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评比活动中,斩获特等奖,一时为人津津乐道:五个黎族少女来自黎族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个方言区,自带“热带水果”属性,分别搭配着荔枝、小米蕉、芒果、椰子和菠萝蜜,尽显海南风情,娇媚百态。

8月2日晚,见到黄黎祥时,他正拿着刻刀,对一位扛着整棵菠萝蜜的“海南黎族少女”修修补补,“我琢磨着,如何修整能让她的额头更饱满、眼睛更深邃、颧骨更立体……”

眼前这一人高的金丝楠木雕作品散发着淡淡药香,分明呈现了有着坚硬外壳的菠萝蜜,以及海南黎族少女的婀娜多姿,眼波流动,笑意吟吟,带着菠萝蜜般的甜蜜喜悦。

如果有魔镜,你可以发现这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作品前身都是一段段形态迥异甚至千疮百孔的木头。有了专注于木雕的手艺人,那些或弃于荒野、或埋入地下、或沉入水底、或焚于炉灶的树根就此“涅槃重生”,而黄黎祥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

痴迷做木雕的,大多难逃“佳木”诱惑。14年前,冲着海南盛产黄花梨,浙江人黄黎祥携妻儿从广州迁居海南,开始了在南国的艺术创作。多年间,他又辗转广西,创作的《山鬼》《更喜岷山千里雪》《香山传奇》《鹿回头传说》等作品及十八罗汉系列、红色系列广受好评。有着诸多头衔的他,作品屡次在国家、省级展览中获奖,其创作故事亦多次被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探索发现”“走遍中国”等栏目及《国家地理》杂志争相报道。

木雕创作源于生活

脑袋微微偏向一侧,来自哈方言地区的黎族少女眉头微蹙,仿佛刚刚从郁葱葱的荔枝林里走出,荔枝一串串地“拥”在头巾之上,两只手轻轻扶住荔枝。在衣领处,黄黎祥还细心地雕刻着哈方言地区特有的绣花装饰,有菱形纹、有几何形花纹,十分细腻。

然而,作品的底部却似是顺着木头的形态,保留着木料本身的渐变,虽未作太多改动,人们却依稀可以感受到衣裙的摆动感。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海南黎族少女的样貌、神态、服饰、气质、性格,除了十多年来在海南各市县穿梭、观察的累积,黄黎祥不仅精进原本就已经挺擅长的书法绘画,精读许多描写海南黎族文化的书籍,还多次去看海南本土的展览,参加海南“三月三”黎族苗族传统节日等,把自己一股脑地“丢”进黎族同胞的世界。

“怎样让作品更传神?我常常跟着黎族同胞上山下乡,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人物特征。”黄黎祥说,黎族女性跟汉族女性不同,她们眼神深邃,总给人一种神秘、包容之感。为了让黎族女性更立体、更饱满,我尽量采用不同的元素去配合、去表达。

除了上述两个形象,为了展现赛方言黎族少女对家乡的依恋,黄黎祥选用了最具海南特色、最为人所熟知的椰子作为辅助,配以适合的表情、神态,表达她对家乡的不舍之情。

在创作时,黄黎祥很少有“灵光一现”之感,“给作品取名、根据木头形态联想作品,我靠灵感。但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累积。”黄黎祥说,以往我的作品大多以传统题材为主,很少涉猎海南本土文化。六七年前,黄黎祥开始计划借助木雕呈现海南本土文化,集中在半年内创造出了《黎族五方言(五件套)》。

木雕讲究从“有法”到“无法”

对手艺人来说,技艺和艺术必须兼得。

技艺,这是基本,马虎不得。每次在木头上动刀前,黄黎祥都会先构思出一幅素描,再用泥塑雕出雏形,最后进行雕刻,“除了苦练刀工,我还系统学过水粉、油画、素描、书法等,这给我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到了后期,黄黎祥的刀法基本无规律可循,大多是跟着感觉走,“有法”慢慢变成了“无法”。完成一件木雕作品,从黄黎祥手中溜走的废料很少,他很少会为了呈现某一特色而锯掉看似多余的木头,大多会依照木材本身的肌理纹路进行雕刻,“木雕作品取之于木头,对它而言,木头的全部构成了木雕作品的灵魂,残缺的木就让它继续残缺好了,这是独属于木雕的缺憾美。”

黄黎祥家中有一件他颇为珍视的作品——《岁寒三友》,竹枝上有麻雀、梅花上有粉蝶、松枝间缠有蛛网。这件汇聚了松、竹、梅神韵的木雕作品展现了黄黎祥独到的眼光、精湛的技法和颇高的艺术修养。“它原本是一块白皮较多的花梨木树头,很多人瞧不上,我花了很少的钱将其买下,利用白皮雕成了梅花、松枝间的蛛网等,红白相间,很独特。”黄黎祥说。

“优秀的根雕师,要具备运斤如风的本领,能够把材料的缺点变为优点,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黄黎祥感触很深,他在雕刻时,不动则一刀不动、动则精雕细琢,尽量从艺术的角度让作品有反差、有对比、有冲击感。

还是绕回《黎族五方言(五件套)》,不管是菠萝蜜还是荔枝,细细看来,黄黎祥几乎复制了一个等同大小的菠萝蜜、一颗等同大小的荔枝,连壳上每一处的“凹凸不平”和“沟壑纵横”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木料底部的纹理较为明显,衣裙的摆动、人物的造型由此产生,整个人物像是从木头里长出来的一样,颇有国画的写意境界。

给海南本土文化一个木雕的载体

从7月15日起至8月15日,参加今年的第三届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评选活动,一位评委老师的话让黄黎祥印象深刻。“通过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他说‘他从中感受到了海南本土文化的魅力’,作为海南的民间艺术家,我有责任继续借助木雕雕刻出更多海南元素,传播海南本土文化。”黄黎祥说。

其实,这种想法初步形成于六七年前。对于靠“十八罗汉”相继在海南、广西打响了名号的黄黎祥而言,随着社会阅历和思想的不断丰厚,他不想再继续过多地雕刻达摩、罗汉、苏轼等传统题材了,他要寻求突破和创新。

木雕太有魅力了,独一无二的木料可以被手艺人化腐朽为神奇、赋予情感和文化。这些年来,黄黎祥开始关注红色题材,创作出了《西沙女民兵》、红军长征系列等作品,他的《香山传奇》海南黎族风情沉香雕件还被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收藏,观者赞不绝口。

《香山传奇》属雕刻艺术的集中展现,以浮雕或镂空之法360度立体再现了海南沉香传奇。正面立体展现了黎族同胞或攀援树上扣香、或立于树下接香、或在树根部位敲击听香的采香过程,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大如指节的香炉映入眼帘,苏东坡等人围坐在香炉旁品香。再次转动,能看到人们以水浮木、以牛车作工具运送沉香。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老汉、妇人带着孩子,背着沉香、稻子等到山下集镇交易,镇子里的人拿着绸缎、布匹等交易。最后一个序列则生动雕刻着深山百姓的生活场景,50多个人物在芭蕉树、槟榔树、椰子树下舂米,织锦……

如今,黄黎祥和他的徒弟正在着手创作一件长80多公分、高50多公分的木雕作品《椰风黎寨》。疏松的木质纹理刚好做成船型屋的造型,黄黎祥师徒雕刻的椰树让人一眼就能看懂风向,海南百姓在椰风吹拂下舂米、织锦,不仅惬意又具地域风情。

“海南民间技艺丰富,海南本土文化极具特色,我也在思考如何将黎锦、木雕等各种技艺相互融合,创新木雕作品,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海南民间技艺。”黄黎祥说,传播海南本土文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推荐资讯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Copyright © 2017 鄂尔多斯市聚贤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020号-1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