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企业专注互联网金融创新 引领艺术品交易新潮流
在日前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指导、中国文化产业联盟和中艺财富画院有限公司在京承办的“艺术品交易创新研讨会暨中艺财富艺术品‘1+3’模式发布交流会”活动期间,总裁沙水兵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平台共涵盖中艺商城、中艺微购、中艺博宝、中艺众筹、中艺拍卖、艺术银行六大平台。它融合了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优势,切实落实国家大力打造“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将互联网、金融和文化产业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和更加完善的艺术品收藏支持。4月9日,中艺财富“互联网+艺术金融综合平台”上线发布会暨招商大会在京成功举行。众多艺术品创造者、经营者、辅助者、消费者和监管者踊跃参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近年曾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的指导文件,使得艺术金融行业得以厚积薄发的态势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艺术品行业领创企业中艺财富,秉承“让艺术走近人民”的发展理念,自主打造的“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应运而生。据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总策划师冯乃华现场向媒体介绍,艺术品金融是文化金融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艺术品本身能够与金融投融资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在金融资源的支持下,艺术品创作也可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与生命力。
“以往传统的艺术品交易模式一般是由传统画廊、拍卖公司来完成交易。现在构建的是一个由线上终端、自由买卖、大数据系统管理形成的新型交易模式,整个交易过程更透明、更公正。‘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是艺术金融领域里的重大突破。”中艺财富画院有限公司总裁沙水兵指出,“此举不仅降低了服务对象的参与门槛,服务对象更广泛,不同经济实力的人可以选择合适的艺术品进行投资与交易,真正实现让艺术走近人民,还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由线下交易变为线上交易。文化需要传承,艺术需要创新,只有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能让艺术品文化繁荣发展。”
与会人员参观收藏作品仓库
沙水兵认为,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有两大瓶颈:一个是网站的艺术品资源没有保障。画廊、拍卖行、大藏家等在艺术市场上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好的作品被他们所垄断,而艺术品电商这股新兴力量还处于幼年时期,好的资源十分有限,不能保证网络交易艺术品的高质量、高价值。另一个瓶颈是网络销售对象不够壮大。针对这两个瓶颈,沙水兵谈到了中艺财富的两大破解方法:一方面,中艺财富经过20年的打拼,由一个20多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一个有40多家分公司、6个大型艺术品商城、2500多员工的大型文化企业。目前有签约画家1300多位,其中曾经担任过国家美协主席副主席、理事级别的国内名家有128人,担任过各省美协主席副主席的有112人,全国美协会员级以上的画家有1032人。公司收藏的名家美术作品共4万多幅,收藏作品原值超过40个亿;收藏的珠宝玉器数以千件,原始价值超过20个亿。从而破解了第一个瓶颈。
中艺财富从2009年开始,开发互联网+艺术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历时7年之久。重点开发了艺术品众筹这一介于艺术金融和传统消费两者结合的创新板块。重新设定了交易型回报式的众筹规则,把与公司签约的书画名家的作品打成资产包进行实物众筹,让广大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投资选购。为了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公司按照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设了一个“三包”服务条款,消费者在约定的三包期内,可以将所购买的艺术品退给公司。因为艺术品有其稀缺性、增值性的特点,投资后有了回报,就实现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本良性循环,极大地扩容了艺术品交易市场。到目前为止,公司拥有稳定的收藏客户5万多人。由此,第二个瓶颈也被破解。
中艺财富画院有限公司总裁沙水兵受到媒体采访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总策划师冯乃华认为,艺术品交易创新抓住了艺术金融市场的关键。艺术品交易是艺术品以货币及服务为媒介的价值的交换。艺术品交易方式困惑业界己久。今天我们思考艺术品交易创新,应从以什么样的艺术品交易方式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壮大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角度出发,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启动艺术品进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艺术品按揭与抵押、艺术品产权交易、艺术品组合产权投资等金融主场交易和交易方式的创新,这应是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我国艺术市场的迅速发展,艺术品金融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极大降低了艺术的参与门槛。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艺术品进行投资与交易,加快了平台化发展,把人们的艺术财富转化为真正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