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文化产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从本次疫情对文化企业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最严重层,主要是线下聚集性的文化娱乐消费活动和文化生产活动,包括了电影放映(制片方和电影院线)、演出(演艺企业和剧场)、文创市集及节庆活动(文创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影视剧拍摄(影视基地、影视制片企业)、综艺节目制作、旅游演艺及基于旅游的文化娱乐活动、各类线下文娱游乐企业(公园、商场、购物中心、主题公园等场所)等等;


第二层是较严重层,主要是传统广告传播业、公关营销业以及因影视、演出、文化娱乐活动停滞或大幅度减少而受到影响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传统广告和公关业因无法开展线下业务而受到影响,也受到企业减少线下广告宣传投放的影响,影视演艺节庆活动等产业链上下游则包括编剧、艺人经纪、演出道具舞美和灯光音响、等细分领域;


第三层则影响较小,比如新闻制作与传播、广播电视、创意设计等等。


在以线下为主的部分文化产业领域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互联网文化娱乐消费却迎来了高涨的人气。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在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耗时长方面,视频、游戏两大领域占比上涨至38%,新闻资讯也上涨至9%。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文娱消费新增用户增加迅猛,而云展览、云旅游、云演唱会、云蹦迪等网络化新型文化娱乐活动涌现。


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原本就存在的长期趋势在疫情之下有些可能会加速到来,也有一些可能成为新的长期趋势。


疫情短期就会过去,我们在渡过短期难关后更应把目光放在可能的长期变化上。


那么,未来文化产业将会有哪些趋势和变化呢?


我们梳理出来了下面十点,供朋友们参考。


一、文化产业将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速度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占比快速提高,新兴业态持续涌现。


2000年开始,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推动下开启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互联网和3G时代、4G时代是两个数字化周期,2020年5G时代是第三个周期。


在疫情之中,数字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和新兴文娱消费方式的出现,显示出在5G技术即将普及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新业态也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对文化产业整体占比为2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


2020年文化新业态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有可能达到30%,按照2019年的增速,2025年有可能占比提高到40%至45%,2030年占比有可能提高到50至55%。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文化产业应用扩大,文化产业将更加智能化和虚拟化,智能化生产和传播、虚拟化消费和体验将成为趋势。

二、文化产业整体加速整合大量中小企业消失,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要素投入型转向内生效率提升型。


疫情之中,大量中小文化企业面临现金流危机。2018年至2019年,文化产业已经处在结构性调整和优化的进程中,产业格局重塑、大量中小企业关闭。而本次疫情加剧了调整的力度,并且使调整加速。


预计2020年之后电影院线、演艺、影视制片、短视频和直播MCN、广告公关、展览展示服务、创意设计等行业或领域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优胜劣汰加速,行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文化企业的成长要更多依赖于内生性的效率提升,而不是外部资源的获取。


三、内容创作生产企业和文化服务企业的平均人员规模减少,专业人士自由职业化倾向越来越强,企业数字化管理、在线办公将成为趋势。


大量中小企业将会采取降低房租成本、灵活用工等方式对抗未来的风险,而部分专业性工作也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外部性,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和环境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这将导致中小企业的人员规模减少,企业变小,同时自由职业者数量增加。


实际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文化服务业雇佣人员就减少了2.98%。整体趋势来看,企业单位平均雇用人员数量长期减少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这种情况下,在线办公和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将成为常态,内容创作与生产更多借助于数字化工具,内容创造力将持续提高。


四、互联网文娱平台超级内容生态进一步强化,平台在产业链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平台成为文化产业内容流、数据流、资金流的关键。

数字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和在产业占比的快速提升,互联网文娱平台的体量会进一步提高,在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会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文娱平台掌握着内容流、数据流和资金流,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其所形成的超级内容生态进一步强化。


同时,在某些领域可能会出现新的超级内容平台。


五、短视频、长视频、直播、游戏、网文、资讯等互联网文娱平台将加速融合,超级平台将出现。


短视频和长视频融合在2018年就呈现出趋势,视频和直播相融合也是原本就存在的,而腾讯、字节跳动在互联网文娱消费各领域的整合和融合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未来超级平台极有可能出现。


本次疫情之中,字节跳动买下院线电影《囧妈》版权在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等在线平台免费播放,并且和欢喜传媒签约至2022年合作打造“首映”视频门户以及共同制作相应的视频版权资源。

这显示出字节跳动更大的战略构想。从长期角度看,提高单个用户对收入的贡献显然比获取新用户更关键。


六、云演唱会、云综艺、云展览等新型模式将持续发展和创新,非现场的互联网娱乐模式将逐渐取代部分现场活动。

疫情之中,由于无法现场聚集性活动,抖音、快手、花椒、映客等平台都推出了非现场的云演唱会、云综艺、云蹦迪等活动,而众多博物馆也推出了在线的云展览。


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会有更多原本现场的聚集性娱乐活动将尝试在线的虚拟体验模式,部分综艺节目不需要演员艺人到达现场可以通过云现场演出,部分演唱会也不需要演员艺人到达现场通过直播连麦完成演唱。


非现场的娱乐活动将不断提升体验度、参与感、满足感,这里面大有可为。


七、视频、直播与社会、商业、娱乐、消费结合更加紧密,万人万物万事皆可视频、直播,视频、直播连接万人万事万物,视频、直播技术和模式将不断创新。


直播的商业力量和社会力量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淘宝直播透露,2月以来,100多种线下职业在淘宝直播找到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直播与社会、商业、娱乐、消费结合越加紧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物体均可以实现直播。



想给家人一个问候,直播吧;


想在办公室看一下家里的冰箱里有什么食物,直接看冰箱内部的视频吧;


想了解某一个城市公园现在人员多不多,看直播吧;想了解一项涉及政府部门的事务如何办理,直接连线视频咨询吧;


想了解亲属在病房手术的情况,看直播吧...... 



八、文化产业融资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新型金融服务(数字文化供应链金融)占比和作用快速提升,股权融资难度加大且只有新兴业态受到资本关注,上市和上市后再融资占整体融资的比重将有所提升。


本次疫情之前的2018年至2019年,创业投资已经处于寒冬之中,文化产业股权融资规模大幅度下降。


本次疫情文化产业受到的巨大冲击,也将使得创业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更加谨慎,创业企业获得股权融资的难度进一步加剧。


数字文化供应链金融则大有发展,互联网文娱平台和商业银行合作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将成为大趋势。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创新和改革极有可能加速,这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有着积极的意义,预计未来这方面的融资规模占整体产业资金来源的比重将提高。


而这将进一步加速文化产能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九、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和线下场景体验为主的融合方式、渠道、类型将大幅增加,融合型专业服务企业大有发展。


文化产业需要在与其它产业融合中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其它产业也有着与文化产业融合产品重塑、提升品质、消费体验、市场营销等需求。


疫情之后,将有更多文化企业寻找面向其它产业的服务机会和收入机会,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品类。


 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迎来拐点,办公用房需求大幅度下降,部分文化产业转型或退出市场。


2020年必定会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市场拐点,一些中小企业的消失将导致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空置率大幅度上升,企业选择缩小规模也将减少对办公用房的需求。


对政府而言,建议适当控制新园区的规划和入市,采取一定措施稳定园区供需市场。


以上十点,朋友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评论,也希望朋友们更多交流。